9月5日,北京銀監局、人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開展自查工作,重點檢查“房抵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
北京銀監局相關人士表示,近期,北京銀行(601169,股吧)業金融機構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增長有所加快,而且據市場情況反映,個別銀行發放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存在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用于購房的情況,這類行為不符合房地產調控的政策要求。
實際上,“房抵貸”、“抵押貸”一直存在,是指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產作抵押,向銀行申請一次性或循環使用的消費或經營用途的人民幣貸款。
按照規定,通過“房抵貸”借出的錢,只能用來經營或消費,不能用于購房。但由于貸后監管難度大,銀行實際上很難準確掌握貸出去的資金的終真實用途,這也就是導致了不少人鉆空子,違規使用“房抵貸”資金購房。
據了解,“房抵貸”資金的貸款申請人,一般偽造一份消費合同或經營合同,令銀行將受托支付的貸款直接打到合同對手方的賬戶中,對方再通過其他渠道把錢轉給貸款申請人,就可以自由使用這筆資金。
因此,在2016年房地產市場火爆之時,“房抵貸”違規用于購房的事情已經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籌款方式。而和訊房產了解到,北京銀監局此次出臺監管新規,也是發現近期“房抵貸”等現象又出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首付貸、房抵貸違規用來買房的現象一直存在,近監管部門納入嚴查體系,也是出于對銀根的收緊。”業內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據了解,為進一步規范北京地區房地產市場金融秩序,鞏固前期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后續將重點檢查“房抵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下一階段,北京銀監局、人行營業管理部將視銀行業金融機構自查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檢查,對于檢查發現的問題,依法依規,從嚴處理。
不只是消費貸,近期,各大銀行對房地產貸款也越收越緊,放款時間普遍要四五個月到半年。
9月4日,某機構發布深圳(樓盤)銀行房貸利率情況,數據顯示四大行首套房貸利率均上浮了5%(基準利率為4.9%),二套房上浮10%,更有部分銀行上浮30%,甚至有部分銀行已經暫停了房貸業務。
業內人士指出,8月下旬以來,央行就一直在回收流動性。
央行發文稱,自2017年9月1日起,將同業存單的期限明確為不超過1年,取消2年和3年期同業存單,此前已發行的1年期(不含)以上同業存單可繼續存續至到期。
雖然從余額看,截至今年6月末,1年期(不含)以上同業存單余額為1115億元,僅占同業存單余額總量的1.4%。對銀行影響不大。但這個是一個漸進式的打擊,對銀行擴大資產規模有影響。
此外,從2020年一季度開始,央行將不超過1年期(含)的同業存單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的同業負債占比指標。納入之后,銀行受各項指標考核,貨幣創造能力勢必會受到進一步的萎縮,信貸肯定會比今年更加緊張。
責任編輯:秦皇島房產網小編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開發商公布為準。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產資訊網贊同其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